(通讯员冯依钰)2020年12月15日晚上7点,明跃玲教授在学院学术报告厅开展主题为“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核心素养建构的思考”的讲座,小学教育领域研究生、小学教育本科生与语文教育师范生和部分教师现场聆听了本次讲座。讲座由学院研学办主办。
讲座内容主要从两个维度展开:
一是何谓“语文教材”、“统编教材”。明教首先授向同学们介绍了民国的国语、国文课本,民国前后,我国的教育开始走向新式学堂,有了修身、国文、算数等课程。我国最早按国文、历史、修身等分科编写教科书,是1903年上海文明书局的《蒙学教科书系列》,这套系列教科书其中的《高等小学国文课本》是我国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科书,是最早的语文教材。随后的一些教材初小用“国语”,高小用“国文”。
二是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统编教材。在奥地利教育家舒茨的课程观中,课程是生活经验的重构和批判,课程要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,关注儿童生活与其中的文化背景。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特别注重贴近儿童的日常生活世界,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;语文学科本身的人文性也决定了语文本身就是生活。语文教材的编写目的,是把读文本的学习行为化为生活行为,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。

